一、父母的遗嘱怎样才有法律效力
1、父母遗嘱具法律效力得满足一定条件。其一,遗嘱人要有遗嘱能力,也就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能准确表达自身意愿,像心智健全的成年人。
2、其二,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想法,不能因欺诈、胁迫而订立。
3、其三,内容要合法,不可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,例如不能让没有生活来源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失去继承权。
4、其四,形式要合法。自书遗嘱需亲笔书写、签名并注明日期;代书遗嘱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,代书人、见证人、遗嘱人都要签名并注明日期;录音遗嘱需两个以上见证人;公证遗嘱要经公证机关办理。
二、父母遗嘱公证流程是怎样规定的
父母办理遗嘱公证,流程如下:
首先,准备材料,需携带身份证明,如身份证、户口簿;遗嘱涉及的财产凭证,像房产证、存款证明等;草拟好的遗嘱文本。
然后,向住所地、经常居住地、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。公证机构受理后,会对遗嘱人的身份、民事行为能力进行核实,审查遗嘱内容是否是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,是否符合法律规定,有无欺诈、胁迫等情形。同时会对财产的权属等进行查证。
之后,公证员会询问遗嘱人并制作谈话笔录,遗嘱人需在笔录上签字确认。最后,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
三、父母遗嘱公证后就一定有效吗
遗嘱经公证后并非绝对有效。
首先,从形式上看,公证遗嘱是法定遗嘱形式之一,经过公证机构严格程序公证,相较于其他遗嘱形式,在证据效力上具有优势。
然而,仍存在影响其效力的因素。比如,立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。若当时存在意识不清、受胁迫、欺骗等情形,即便遗嘱经过公证,也可能被认定无效。
再者,遗嘱内容必须合法合规。若遗嘱处分了国家、集体或他人财产,或者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,涉及违法部分的遗嘱内容无效。
另外
当探讨父母的遗嘱怎样才有法律效力时,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要点需关注。比如遗嘱的形式多样,自书遗嘱、代书遗嘱、公证遗嘱等在效力和要求上各有不同。公证遗嘱虽有较高公信力,但新的法律规定多种遗嘱形式效力平等。另外,遗嘱内容要清晰明确,对财产的分配、继承人范围等表述精准。若对遗嘱形式要求、内容规范,或者遗嘱后续的执行等方面存在疑问,不要烦恼。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将为您详细解答,帮您消除顾虑。